正月十五的17个风俗大盘点

栏目:旅游 来源:晋中新闻网 时间:2023-09-18

正月十五的17个习俗大盘点

还有几天就要到正月十五了,正月十五的风俗有很多,除大家都知道的吃汤圆外,还有偷菜、祈娃娃、拜晚年、听香等风俗。如果你很好奇正月十五的风俗,无妨随着来了解一下。

正月十五的风俗

1、偷菜

相传元宵偷青会带来好运气,特别是偷的进程中,被人发现更是好运连连,一到正月十四或十五的晚上村民就会敲锣打鼓地到彼此的菜地去偷菜,为的就是让他人发现。听说,被人骂得越利害,来年就越好运气。古时候偷青当晚就得把偷回来的青菜吃掉,现在一般都是第二天吃。吃了这些偷来的菜,据说能驱邪祛病,人也会变得聪明、大度、心地善良。

2、祈娃娃

每到元宵节,人们就可以看到虔诚的香客在送子娘娘前跪拜上香,将一个个形态各异、活泼俊俏的泥娃娃带回家。这就是河洛地区的祈娃娃风俗48岁打卵巢干细胞好吗。祈娃娃的时间不固定,但多在正月十五。祈娃娃风俗其实是父母企盼新人早生贵子,家中人丁兴旺,同时对儿子、儿媳也是一种催促和提示。

3、拜晚年

老话说:正月十五拜晚年。在传统民俗中,过年泛指尾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期间走亲访友统称为拜年。由此来说正月十五是拜年的最后期限,只要造访的时间不过十五,均视为拜年。许多人由于节日期间事情较多,忙不过来,拜年时间便往后推迟,但最迟也要在正月十五这天造访和送年礼,俗称正月十五拜晚年。所以正月十五这天带着大包小礼物走亲访友的很多,成为老北京街头的1景。

4、游灯

到了正月十五,乐城人就将城隍爷从庙里抬出来,用肩舆抬着城隍爷四周查看民情,城隍爷所到之处,无不鞭炮声声,家家户户纷纭将肥鸡献上,以期来年一切顺利。另外,正月十五游灯也是琼海的一件大喜事干细胞治疗脑梗死临床症状

5、看花灯

正月十五夜晚的主要活动是看花灯,早年间从正月初十开始人们就行动起来,几近是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到了元宵节之夜的夜晚,人们举烛掌灯,结伴而戏。特别是明清时期,花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等。在今天的灯市口、鼓楼、大栅栏一带,更是花灯荟萃,放花灯、赏花灯,灯火通明,灯市口的地名便由此而来。

6、听香

正月十五有听香的风俗。古时后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烧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点听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点方向在路上无意间或偷听到的第一句话,牢记在心,回家再掷茭,判断来解释所占卜事情的吉凶。例如卜占终身大事,而听到的话是吃甜饼或花开、月圆,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但当今这类听香行占的风俗也已不多见了。

7、烧旺火

在晋陕蒙区域,正月里均有烧旺火的年俗。至于旺火,有些地区烧的是竹枝,有些地区烧的是松枝,还有的地区烧的是煤炭。据老人们讲,烧旺火的目的主要是驱邪祈福,固然也有迎神接福的另外一层意思。在晋陕大峡谷一带的山西大宁、吉县,陕西延安府等区域,正月十五晚上,农村有在自家院里烧旺火的习俗。

8、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滑稽、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9、抢灯裘

在海南,不过正月十五,不算过完年干细胞治脑外伤后遗症的专家是谁。在文昌,正月十五的抢灯裘十分有趣。灯,在海南话中与丁同音。在文昌,正月十五晚上,当人们高举着自己所扎的灯笼在村里绕一圈,挂到村里的公庙时,还没有孕育的夫妇就要前去抢得已孕育孩子的父母所扎的灯笼,求得来年能够有孩子。待来年如愿生了孩子以后,自己也要扎灯笼挂到村里的公庙哪里的医院可以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进行还愿,而这时候,别的没有生育的夫妇就可以进行抢灯裘的活动了。

友情链接